国家精品课程新亮点
- xuexigang
- 2009-06-02 17:40:05
2008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单位: 北京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课程负责人 商金林)
线性代数
(课程负责人 冯荣权)
作为中国早期的几所网络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通过对现有的国内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并借鉴美国主流的异步网络教学模式,提出了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但确保了网络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产生了《线性代数》、《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邓小平理论概论》、《微观经济学》等四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
教师主导型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网络教育领域,一直都非常重视资源建设,相比之下,对于如何有效地促进优质资源发挥作用,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此,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主任沈旭东说: “远程教育开展多年来,有一个让人很困惑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是以在线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学习到底发生了没有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并不高。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必须重视教学活动,重视网络教学中的过程设计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引领。”
针对网络教育的现状,北大网院借鉴美国Sloan-C的异步网络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率先采用了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
沈旭东介绍说,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社会性建构论为理论基础,强调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在线学习。它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课程内容,教师、学生之间交互性学习是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全程参与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既注重前期的教学设计,也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课程以教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学习过程以采用讨论、答疑等交互手段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由度也进行了限制,采用了大同步小异步的学习方式,大同步指整个课程学期被分成几个大的时间段,各时间段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学习内容相同;小异步指学生要在某一时间段内自己灵活机动的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
课程与平台紧密结合
基于引领式教学模式,北大网院和北大教育学院合作研发了引领式教学平台,这个教学平台具有多维化特征,在设计上既体现了教师主导型、引领型的教育理念,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讨论、自我测试的平台空间。
以《邓小平理论概论》为例,在课程信息中,设置了学习指导栏目,栏目下设有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流程、学习建议、阅读书目、注意事项等,在学习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每一讲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需要参与的学习活动以及评价与反馈的标准。沈旭东说: “这其实是一个导学栏目,通过仔细阅读本栏目,初次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就可以很直观的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事情,并熟悉教学平台的操作。实际上,我们是给学生们制定了一个学习大纲。”
在课程的导论部分,参加学习的学生都要参加“打破坚冰”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学生自我介绍并上传图片,以便让他们彼此相互熟悉,这样就有了情感的联络,学生们也就有了班级的概念。”
为方便学生学习,教学以分模块的方式进行,《邓小平理论概论》分成1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括学习要求、观看视频课件、阅读补充材料、参加在线测试、复习与思考、课后阅读教师推荐文献等6个学习活动。而且,要完成的学习活动都清晰地呈现在课程主页面上,不需要在各菜单和图标间跳来跳去,学生只需要走完主页面上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学习。这种线性形式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课程和内容学习本身。
教师则通过平台功能主导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平台中针对学习活动设计了控制功能,如提交作业的开始和关闭时间、在线测试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及试答次数限制、课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时间等。通过活动的控制功能就可以同步地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如课程模块控制,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和讨论相同问题,使讨论更为有效。
同时,教师借助平台功能,通过“师生名录”、“查看本课程学生学习记录”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通过“公告区”、“教师博客”、“站内短信平台”等通讯渠道,保持与学生的消息畅通,督促和引导学生有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课程学习。
为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该课程设置了“课程论坛”,辅导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尽量予以回复,学生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学生们的踊跃参与,使这里的学习气氛浓厚,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小社区。一位学号为90766032001的学生发帖: “《论一国两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写这个题目可以不?我刚写了一半发现有点乱,没头绪。急……”辅导老师当天给出回复: “这个题目不行。可改为《从“一国两制”视野审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不要着急,先尽快地写出初稿,然后放几天,有空的时候,再改改,也许会豁然开朗许多,试试看哦!”
《邓小平理论概论》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生观看视频课件、阅读补充材料的情况、参加在线测试的成绩、期中专题讨论及期末大论文的质量等给出评价。学生的得分随着学习的过程累计增加,最高分数为100分。
“我们摒弃了以往只以一篇期末论文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而采取全程性的考核方式,各项学习活动的成绩均占一定比例。”沈旭东说,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觉自愿参与测试和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他们的投入也就保证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引领式教学平台较为完美地支持了过程性评价,它能够对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进行计时,学生只有在阅读相应的内容后才能进行在线测试,而且只有一次测试机会,测试之后平台会自动进行打分。平台还支持对专题讨论主观判分,在期中讨论活动中,学生需选择教师指定的多个讨论话题之一,在平台相应讨论区参加专题讨论,要求至少要有一个主帖和一个回帖。主帖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支持性证据,回帖要有明确的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教师会对学生的帖子做出点评,并打出分数作为期中成绩。此外,该平台还能对学生登录平台的最近时间进行记录,以便教师督促不常上网的学生学习。
《邓小平理论概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的兴趣非常浓厚,许多已经修完课程的学生经常到课程论坛来交流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最有收获的几门课之一”;“我认为,迄今为止所有的政治课中,这门课是最为成功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沈旭东认为: “引领式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及时反馈、过程性评价,让网络教学互动真的‘动’起来了,学习真的发生了,这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社会性建构论为理论基础,强调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在线学习。
北京理工大学——让媒体资源“动”起来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