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中国社会转型地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下;Ⅱ,30%-70%;Ⅲ,70%以上。
  (2)综合评估方法:初期阶段,Ⅰ项占90%以上;70%-90%;50%-70%。中期阶段,Ⅱ项占50%-70%;70%-90%;90%以上。基本实现阶段,Ⅲ项占50%-70%;70%-90%;90%以上。
  (3)百分制评估方法:Ⅰ,1-2分;Ⅱ,2-3分;Ⅲ,3-5分。   表1  中国 社会 转型的主要向度、指标与转型度
社会转   指标               转型度
型向度                Ⅰ     Ⅱ     Ⅲ
计划社  商品市场定价率      10-50%    50-90%   90%以上
会—市  劳动力市场定价率     10-50%    50-80%   80%以上
场社会  政府审批项目减少率    10-50%    50-70%   70%以上
     股份制 企业 比例      10-50%    50-80%   80%以上
     立法公开听证率      10-50%    50-80%   80%以上
     干部任用票决率      10-50%    50-80%   80%以上
农村 社  农业增加值比重      50-30%    30-15%   15%以下
会—城  农业劳动力比重      70-50%    50-20%   20%以下
>
市社会  城市化率         20-40%    40-70%   70%以上
     第三产业就业率      10-30%    30-60%   60%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10-30%    30-50%   50%以上
工业 社  中学普及率        20-50%    50-80%   80%以上
会—信  大学普及率        5-10%    10-30%   30%以上
息社会  每千人医生数        1      2     3
     每百人电视机台数     10-30    30-50   50以上
     每百人因特网用户      1-20    20-50   50以上
贫困社  人均GNP(千美元)     1-3     3-6    6-9
会—富  恩格尔系数       50-40%    40-30%   30%以下
裕社会  城镇居民年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4000-8000  8000-12000  12000以上
     农村居民年人均
     纯收入(元)     2000-5000   5000-9000  900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平方米)     10-20     20-40   40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平方米)     10-20     20-40   40以上
     百户小汽车拥有量     1-20     20-50   50以上
     三废处理率       30-50%    50-80%   80%以上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代价及其度量
  1、社会转型代价的 理论 认识。
  社会转型形成了一定的压力。1993年,我曾撰文指出:“1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活力,加速了 经济 增长与社会 发展 ,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剧烈的变革也给社会带来了多重压力。首先,是利益再分配的压力。改革是从经济关系的变化开始的。一定的经济格局,维持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经济格局的任何变化,都会使一些人失去某些既得利益。由经济体制改革拉动的 政治 体制改革,同样使一些人失去既得利益。也就是说,改革必然会使一部分人付出一定的代价,感受到‘阵痛’。第二,是社会结构分化的压力。改革给中国人普遍带来了实惠,但各不相同。得到超额实惠而首先致富的少数人,以及得到平均实惠与较少实惠而致富的人们,日趋形成社会阶梯。每个人似乎都要走上一定的阶梯。但从下一个阶梯向上一级梯级迈步并不容易,这就形成社会结构分化的压力。第三,是竞争的压力。这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保姆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逐步被自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竞争之风吹向各个角落。落后、低效、懒惰越来越难以找到保护伞。一个个像断了乳的孩子,嗷嗷待哺往往无济于事,自己找饭吃又是那么艰难。第四,是规范重组的压力。 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也相当多元化,新旧规范相互冲撞与摩擦,还存在局部的失范状态。这些社会转型的压力,孕育或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其中,除了少数犯罪分子同有关人们的冲突之外,大量与主要的矛盾则发生在人民内部。”(注:宋林飞:《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与对策》,《南京日报》1993年4月7日理论版。)社会转型的压力,也是代价。
  中国社会转型的代价,总体上是可以承受的。而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将经济改革、私有化等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忽视了社会领域,它不仅 影响 了人民生活和社会进程,而且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 问题 (注:〔俄〕《俄罗斯报》1993年11月3日;〔俄〕《红星报》1995年2月18日。)。当年叶利钦总统在联邦议会宣读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经济改革使社会付出了过度的代价,社会隐藏着爆炸性的危险(注:〔俄〕盖·奥西波夫:《俄罗斯变革:结果与前景》,莫斯科1995年版,第17页、第18页。)。符拉基米尔·科隆泰在《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的改革付出的社会经济代价之重已经令人难以忍受。同时,对未来做出了较乐观的预测。他指出,俄罗斯的社会转型要获得成功,今天的机会甚至比几年之前还要大。在多个社会领域都出现了人们想要安定下来的具体征兆,未来社会的某些框架已经在出现。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动荡,新的因素和权力中心正在成形,政治多元化得到接受并逐渐成为现实。经济领域也在远较过去为大的程度上成为独立自主的力量的源泉,虽然财产和财富归谁所有,很有可能还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一个新型社会在俄罗斯形成,不可避免地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是否成功,结局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权者是否有能力解决当前的种种突出问题,为经济恢复活力,以及重新定位现行战略——主要是取向民主的混合经济,有效的市场调节,以及赋予内向发展远比目前为高的优先地位(注:〔俄〕符拉基米尔·科隆泰:《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北京〕《国际社会 科学 杂志》2000年第1期。)。
  西方国家社会学界对西方社会转型的新观点也值得关注。美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