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思政课里的“大家”与大家
- 中国青年报
- 2024-11-10 11:12:00
“当王亚平老师走出人群时,那个曾一次次激励我努力向前、被我写进高中作文里的人物真的在向我走来!”安徽师范大学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冯瑾前些日子在活动现场见到自己的偶像时,激动万分。
这场让冯瑾“圆梦”的活动是安徽师范大学第六期“花津大讲堂”,学校邀请了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主讲人,与同学们共话成长。
对于安徽师范大学的很多学生而言,“花津大讲堂”是一场沉浸式、青春互动版思政课堂。近年来,该校深耕“行走的思政课堂”,并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在学校“第二课堂”中,对“新型讲座”“青春思政课”的探索建设日益增强。其中,结合“名人大家”效应所打造的“花津大讲堂”思政品牌以其思想引领及新颖性广受关注。
大讲堂让思政课更有青春活力
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头戴红蝴蝶结的田径女健将王春雨以1分57秒00刷新中国女子800米田径历史。与此同时,一场特殊的青春思政课也在筹划中。2021年10月15日晚,互动式校园讲座“春雨开讲啦”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青春洋溢的笑脸、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同学们对这位校友的钦佩与喜爱。上万人次的线上抢票、朋友圈中的真挚流露更是让“春雨开讲啦”活动在学生中火出圈。
“没有想到学生们反应那么热烈,这不仅反映出学生对这种活动形式的喜爱,也为我们进一步打造互动式、青春版思政课提供了参考。”该校团委宣传部副部长朱蕾说。
在团委的策划与推动下,这一形式新颖的思政课迎来了“续集”——2021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应邀开展题为《奇妙的量子世界》的专题讲座,这也是首场正式被冠以“花津大讲堂”名称的讲座。自此,“花津大讲堂”慢慢走进了学子心中,成为场场必抢、座无虚席的青春版思政课。
目前,“花津大讲堂”已举办6期。主讲嘉宾还包括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双料体操冠军邓琳琳,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博雅讲席教授”席振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
“从体育到科技到航天,‘花津大讲堂’以‘聆听时代声音 启迪成长方向’为口号,为学生提供了超3000人次现场参与互动、超150人次向大咖现场提问的机会,为安徽师范大学学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供了平台。”朱蕾介绍。
“名师大家”们在各自领域内卓越的学术、艺术、体育成就和精神品质,引导着青年学子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走向正确的道路。
从“大家”到大家:偶像力量下的指引与激励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音标小老师,大家可以叫我小曾老师,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个长元音。”2023年暑假,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的曾宪琪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妈妈镇金鸡学校开展支教。一年后,她收获了另一个身份——安徽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谈及为何坚持选择支教,曾宪琪回忆:“作为一个曾经不自信的女生,当我踏入大学的校园时,心中充满迷茫与自我怀疑。”正是在那样一种状态下,曾宪琪在某个春日里邂逅了“花津大讲堂”邓琳琳专场,那是她之后的人生转向标。
当时,曾宪琪作为幸运观众向邓琳琳提出了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面对抉择时如何解决焦虑和自我内耗?现场,邓琳琳回答了4个字:“走好过程。”自此以后,这4个字成为曾宪琪的座右铭,伴随她一路成长,也让她坚守初心,决定前往祖国西部支教。
物理学(师范)专业大一学生徐亚蓉在听了学姐的极力推荐后很幸运地抢到了“花津大讲堂”白春礼院士专场的观众票,并参与了现场互动。徐亚蓉激动地说:“没想到刚进入大学就可以现场听到白院士的讲座,这对我学习物理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特别是听到白院士说到要把‘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的科研任务清单时,我们尤为振奋。我希望未来自己也能成为像白院士一样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人!”
由于人数、规模的限制,“花津大讲堂”采取线上实名制预约的方式来确定现场观众。每场参与预约人数可达5万人次,对此,不少学生说:“抢座难度堪比抢一些明星演唱会票,这些‘大家’才是我们青年该追的星。”
化学专业大三学生朱桐瑶是一位“运气好到令同学羡慕的人”。作为3次参与“花津大讲堂”现场互动的老观众,她有着更多不一样的体会:“从邓琳琳到席振峰、白春礼再到王亚平,每一场大讲堂都让我受益匪浅。学校邀请各行各业的名人名家与我们面对面交流研讨,带来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一名化学专业学生,席振峰院士与白春礼院士的报告让我深入了解化学世界与前沿态势,让我感受到了化学的无限魅力,我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化学的这条道路。”
同样多次参与“花津大讲堂”的,还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三学生的许欣雨,不过她今年是作为工作人员参与活动。“作为组织者,我能够近距离感受现场热烈的氛围,也能更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名家。每一次的讲座不仅是我思想的一次洗礼,更是一次实践锻炼。当我看到我们制作的短视频在大屏幕播放,受邀嘉宾连连点头时,我感到由衷自豪。”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花津大讲堂”3年时间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去年6月毕业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贾宇珂便是从“花津大讲堂”受益的学生代表。2021年10月,刚上大二的贾宇珂作为“春雨开讲啦”的主持人站上舞台。那是她第一次现场主持一个超400人、线上同步直播的大型活动,“很忐忑,但更想抓住这次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那几天我每天参与改主持稿到很晚,一次又一次练习主持流程”。
现在已经是媒体从业者的贾宇珂谈到讲座筹备过程时依然记忆犹新:“虽然预想了多次活动场景,但真正站在王春雨老师身边时,我还是热血沸腾。后来我又主持了郭光灿老师的专场讲座,也受益颇深。正是这两段主持经历让我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在学生与嘉宾们的真诚互动中,贾宇珂感受到“花津大讲堂”作为思政课的魅力所在——它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上的传递,更承载着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传承。
“出圈”之后: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地方普通高校,我们创设‘花津大讲堂’思想引领平台,就是要让更多团员青年近距离接触名人名家,通过与时代榜样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成长成才的方向。”安徽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廖仲明说。
“花津大讲堂”自2021年11月创办以来,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名家”嘉宾成功“出圈”。它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聚焦时代性,受邀嘉宾为资深教授、学术名家、科技精英、企业高管、文体健将、教育名师等有社会影响力的时代榜样,这些名人名家深受当代青年大学生关注和欢迎。同时,通过宣传预热、预约抢票、场景布置、气氛营造、现场交流、直播互动、深度采访等全流程精心设计,打造了“参与感强、覆盖面广、富有特色”的沉浸式互动教育课堂,形成了“线上线下、讲前讲后”持续教育效应。
廖仲明说,作为青春版思政课,“花津大讲堂”讲授内容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报告,主要以嘉宾的人生经历、经验、感悟,科技与人文、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律、哲学与艺术等方面普适性、普及性知识,社会热点话题和焦点事件,青年关注的现象和问题等为主要切入口,给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和帮助,从思想上护航大学生成长。
“时代在发展,新一代青年群体新潮流、新话语层出不穷,不断刷新着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为促进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我们正结合学校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这‘三大行动计划’,推动‘花津大讲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通识课程体系,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并加以完善升级。”安徽师范大党委副书记胡靖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形式活泼、氛围温馨、青年喜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新平台,在新形式的思政教育中为学子带来更多拓宽视野的机会。“怎么上好这堂青春思政课,安徽师范大学将继续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