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专业正逐步实现“小而美”
- 中国教育报
- 2024-11-01 09:56:00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试点办起了微专业,虽然微专业证书并非学历证书,也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但依然吸引大量学生报名修读。那么,微专业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否真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当怎样理性看待并引导好“微专业”发挥更大作用?
通常而言,微专业是在学科专业规范目录之外,由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师资力量,自主设置的一种专业教育模式。就其显著特点来讲,微专业面向校内本科、研究生各年级,还有一些拓展至校外及社会人员,构建微型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灵活、开放且系统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相较主修学科专业,微专业更加紧密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特定的新兴交叉领域或前沿方向,如“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大模型”“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智能绿色车辆”等,此外还会推出一些核心素养类,如“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幸福心理教育”等。
之所以广受热捧,是因为微专业具备一些独特的优点。首先,小微却精干。微专业虽“微”,但不失“专业”的性质,可视为优中选优的系统化课程模块、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项目。多数微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列出了修读条件,如对学生年级、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有些还会组织择优性的面试选拔。开设的课程门数一般是5—8门,总计学分一般为15—20学分。从课程数和学分量看,一般是主修学科专业的1/9,但开设的往往是核心前沿课程,具有一定挑战度,需要花时间去钻研。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各项要求,可申请微专业证书。其次,灵活而不失紧凑。微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内容形式相对弹性,自由探索空间较大,能有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需求,但节奏往往非常紧凑,主要安排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授课。除安排一定的理论学习之外,更加强调课内实践、企业岗位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围绕重点行业企业的关键领域、前沿方向,设定一批实践研究项目,开展项目式、合作探究性教学,快速加深学生对行业知识的认知理解,提升精于实操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高效应对就业市场的迅捷变化。再其次,开放而又交融。微专业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开放的,高校内外、课堂内外、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微专业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优势,由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自主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自主修读;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构建起结构化强、深度和延展兼具的知识体系,面向应用领域创新实践和交叉拓展,开阔学生学术视野,提升其知识迁移等多元能力。
微专业正是主动对接未来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发展而构建的新型跨学科教育模式。学生主动选择微专业,自然会带有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自驱力,可显著提高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进而融合内化为较高创造力,为未来发展及规划提供更多可能、赋能更大胜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微专业应时应势设立,创新了跨学科专业教育组织模式,促进了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服务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重塑,也是对科教、产教资源的再发掘和再利用。当然,我们在看到微专业广受热捧、具备显著优势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并反思可能存在的风险挑战。少数高校要求每个院系至少开设一个微专业的举动是否值得提倡?一些学生不计成本地盲目选择微专业,而降低对主修学科专业的学习要求是明智之举吗?对微专业的设置标准、跨学科整合、质量保障,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及成效的评价机制是否健全和明朗?微专业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等深层次问题存在,是否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尽管微专业的发展的确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未来不确定性,但终归来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倒逼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微专业是积极适应数智化时代发展需要,应对高校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链接不够紧密的有益探索。进一步讲,微专业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置于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培养趋势,以跨学科形式冲破学科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顺应复杂创新需求,助力高校学子成长成才成业,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型专业教育模式。
基于此,立足灵敏度高、可塑性强、精益化的“小”优势,高校应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科学设计,不断明确定位、结构、内涵和方向,整体规划、自行设置并灵活调整微专业。强化微专业内涵建设,作出一系列更“美”的教学制度安排,构建有活力的跨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系统,协同培养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应对未来知识演进与工作世界变化。
为此,要推进多方协同育人。教育行政部门须考虑研究制定高校微专业设置规范和评价标准,运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共享机制等,支持高校规范而高质量开展微专业建设。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不同领域的高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等,协同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型课程。其实,微专业及相关课程可以成为高校“特区”,逐步向校友及社会开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授课,不断获取社会赞助、企业合作以及收取学费等方式反哺学校,开发更多更优质微专业教育资源。
此外,要赋能学生学习发展。这其中,保障微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高校应结合已有基础优势,有序安排微专业的领域方向设置和课程组构成,赋能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评价制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革新发展。针对建设规划、培养过程、条件保障、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持续优化微专业治理机制,有效发掘和验证学生兴趣、志趣甚至天赋,增进学生学习动机、投入而提升学习质量。客观而言,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修读微专业,要有序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优劣势、科学规划职业目标,在学有余力和具备一定兴趣的条件下做好理性选择。
当然,还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微专业教学内容并非相关学科专业的拼凑组合,而是相互渗透、整合、重组及优化的结晶。高校应积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既要与学科发展、产业发展及职业发展高度匹配,还要综合学习者认知与心理情感特征、个体禀赋与兴趣特点和资源现状,深入实施跨学科项目教学,开展进阶式、精深性教学,不断生成新的微专业、课程及知识体系。对于那些适应性强、认可度高、教学质量突出的微专业,高校可在未来学科专业规划中予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