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 <A HREF="//txs.youth.cn/xw/202410/t20241021_15594258.htm" TARGET="_BLANK"> 中国青年网 </A>
- 2024-10-21 16:50:00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有助于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更多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融入“六个教育思路”、协同“四大育人途径”两个方面展开。
讲求与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还能使科学家精神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引领学生立志报国、为民解难。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始终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标签。通过讲述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报国故事,能够让大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只有当一个科技工作者有了远大的志向,特别是树立了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而奋斗,才会取得历史性的科学成就。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技实践教育,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创新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灵魂,也是大学生成长为科技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科技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技实践教育,就是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方法,接受求新、求异等思维方式的锻炼,磨练不怕失败、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提升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诚信教育,以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引领学生诚实守信、坚守底线。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诚信教育,让学生领略到科研前辈在学术上秉持的严谨态度、恪守的诚信原则以及展现出的优良科研作风,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结合案例分析、诚信宣誓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科研诚信原则。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引领学生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老一辈科学家们是国家的脊梁,甘愿隐性埋名数十载,静心笃志于科研的最前沿,潜心钻研,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尽管他们的成就足以让他们名利双收,但他们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始终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科学家精神,是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够引导学生不为物欲所惑,追求真理,献身科学。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集体主义教育,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引领学生融入团队、贡献集体。科技工作者们在探索未知、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汇聚多方智慧,携手并进。个人的智慧与力量虽有独特价值,但唯有在团队的协同作战中,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成就。这种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正是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科学家们的真实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养成强烈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感恩教育,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引领学生心怀感恩、珍惜机遇。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是系统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有一种精神和风骨。杰出的科学家们总是用殷切的眼光关注着年轻人,践行科研与教学“双肩挑”,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铭记科研前辈的恩情与教诲,将这份感恩之心转化为追求科学真理的动力,共同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推动精神传承与育人途径的深度交融
科学家精神蕴含着强大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与高校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目标吻合。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多样化的育人途径与实践中,不仅能够有效培育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还可以充分实现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课程育人中融入科学家精神。一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政课教师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精心建设科学家学术成长案例库,创新出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接受的思政教育内容,以丰富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领青年学生体悟科学家精神。二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专业教师在备课中深入挖掘本学科、本领域作出过杰出学术贡献或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科学家的思政元素,将科学家们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价值取向融入教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在实践育人中融入科学家精神。要将科学家精神贯穿于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举办科学家讲座、科技创新大赛、学术论坛等,学生可以扩宽学术视野,并在亲身参与中近距离接触科研前辈,学习他们的科研态度,激发科研热情与创新动力;结合假期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在亲身探寻中体会科学家事迹,直观而深刻地感受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在班会、课题组会等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搜集分享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与科研经历,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汲取科学家精神的力量,营造出浓厚的科研氛围。
在文化育人中融入科学家精神。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更是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土壤。要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结合纪念日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科研精神宣讲会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设置科学家事迹宣传栏、校园展览等实体展示平台,着力打造科学家精神培育的坚实阵地。还应紧密结合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推出系列科普文章、科学家访谈、科研故事短视频等精品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筑牢校园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基础。
在协同育人中融入科学家精神。高校和社会均是教育主阵地,要通过协同发力,形成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共同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教育设施,如科技馆、科学家博物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学家主题展览等,其作为开展科学家事迹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档案文献和图片资料、具有高度视觉冲击力的实物、视频等典型性事例,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学家们的科研历程与精神风貌,充分体悟科学家的科研特征和精神伟力,共同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文化氛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此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培养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科技人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山西大学安可心,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