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院校工会工作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工会做为党和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校园和谐,处理的就是人与社会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凸显了工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和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是做好当前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工会做为党和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校园和谐,处理的就是人与社会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凸显了工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和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是做好当前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使命感
高职院校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高职院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高职院校面临规模扩大,结构调整,内部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大职能,最大限度地团结教职工,不断激发教职工的创新能力,凝聚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使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在学院发展中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会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办好一所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键。要实现学校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又好又快地发展,党委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职工,更需要工会全面履行职能,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工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会通过履行各项职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党委办学治校能力,就必须加强工会建设,依靠工会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理念。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繁重的内部改革任务。由此带来的不同教职工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要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全体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高职院校工会就必须发挥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做学校利益和教职工利益的协调者、全面强化“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功能。在代表和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过程中,协调各个方面,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切实维护学校整体利益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协助学校党委做好发展、改革、稳定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二、围绕中心,团结教职工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必须把服务与服从学校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做为工作的切入点和基础,协调各种关系,维护学校的和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学校的发展,是解决学校改革与建设中存在困难的唯一办法。只有学校发展好了,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才有保障。为此,高职院校工会要千方百计地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着力营造有利于学校扩展规模,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增进效益的发展环境。要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及时主动地为学校党委决策提供信息,当好参谋,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的诱因。对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决策,工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并发挥工会组织联系面广的优势,把学校的决策完整、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广大教职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激发教职工主人翁精神,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中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促使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是每个教职工生存发展的职业保障,是每个教职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和归宿,只有学校发展了,教职工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三、以人为本,促进教职员工的全面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必须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关注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全面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尊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
广大教职工是学校办学的主体,高职院校工会必须全力促进学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上,才能使教职工献身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是学校领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也是保障教职工当家作主、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必须把教职工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热点,如学校发展战略,专业课程及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作为教代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动广大教职工及其代表进行广泛讨论,集中群智,汇聚群力,对方案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检查。要把关心学校改革发展,密切联系教职工,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同志选为代表,在主席团和各个专门委员会中要特别强调教学科研一线高层次教师的比例,规范教代会运行机制,严格按教代会职权办事,确保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2、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要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对涉及学校发展的大局方面,必须有全体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平台。因其广泛性,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教代会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和积极性,教代会提案方案的落实,教代会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要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责任落实,拓展公开的内容、形式,把学校发展改革的一切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问题,例如人才选拔、教学管理、职称评聘、评先评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问题,及时向教职工公开,拓展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要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工会要利用各种渠道,特别是教代会渠道,了解教职工的呼声和要求,拓宽和疏通民主参与的渠道,让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力,使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要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进一步落实教代会职权,规范教代会程序,提高教代会工作质量。
要强化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权力,教职工的监督是最具体、最直接的监督。工会要通过教代会平台以及民主评议干部、校务公开等形式,落实教职工的监督权,把学校的改革方案、人事制度、考核办法、财务管理、奖惩制度,向教职工公布,把政策交给职工,把学校重大决策交给教代会,使学校的工作处于教职工的监督之下。
针对当前高校发展中考虑学校跨越式发展多,考虑教职工的需要少,考虑学校规模、条件多,考虑教职工工作、生活困难少,考虑教职工长远利益多,考虑教职工现实利益少的状况,工会要调整工作观念,在教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上多下功夫。要发挥学校工会与教职工联系密切的优势,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作为工会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增强依法维权观念,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法律素质,使自己成为维权的行家。同时,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引导教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斥求。要注重源头维权,工会要及时将教职工的要求和愿望反映到学校党政领导,积极参与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从源头上维护教职工利益。
四、探索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发展、改革、稳定的形势,工会只有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大职能,才能取得教职工更广泛的信任和尊重,才能组织团结教职工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会必须创新思维,建立长效的工作和运行机制。①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把教职工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通过教代会等渠道,完善重大决策。教代会审议,教职工不同群体诉求的应答,重大事项教代会代表听证等机制,最大限度地落实教职工物质和精神诉求,促进校园和谐。②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以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兼顾教职工不同群体、层次利益,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差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让改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全体教职工共享。③要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更新以往工作中被动、消极应对的工作机制。总结适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经验和方法,紧跟形势,立足发展,深入实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建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制度规范人,以高尚道德塑造人的新的工作机制,使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④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会组织要适应新的形势,敛聚“内力”,用足“压力”,巧借“外力”:以优化工会组织结构为基础,加强工会干部学习、培训,以健全工作制度为保证,努力提高工会整体素质和全面履职能力。
五、统筹兼顾,构建和谐校园
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和内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内部各个群体的利益调整和冲突日益显现。高校内部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党政机构的改革、院系组织机构调整、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后勤改革等,使学校内部劳动关系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触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对学校工会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大职能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工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旗帜鲜明地支持学校改革与发展,引导教职工从国家和学校整体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具体与根本,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维护教职工政治与经济权益关系。要通过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教职工增强改革承受能力,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兆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Z]. 2008-10-17
[2] 丁胜如.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  [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5(20):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