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 学生时代
- 2009-12-05 13:48:53
内容提要:和谐发展观要求关注人际关系,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掌握“和谐度”。在领导行为上应统筹兼顾,和谐协调,和谐发展,把握好“度”。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 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毛泽东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毛泽东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毛泽东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2)和谐发展要善于让度。
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做到齐头并进,这个时候要善于让度,进退有度,放弃一些,并在放弃中注意兼顾。我们总希望在领导工作中多做出政绩,尽早达到目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总是需要错位发展的,或者是穿插发展的。因此,在和谐发展中必须处理好先发展与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进”与“退”的关系。退不是不发展,退是后发展。和谐发展需要让度,已被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当初我们选择了“联产承包”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大的让度。正是由于这个让度,为以后的一系列改革创造了条件和积累了经验。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关于顾全两个大局的论述,充满了科学让度思想。
关键词:和谐发展观 领导行为
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我理解,这是党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又一崭新的发展观----和谐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和谐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1.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
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既触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触及了社会建设层面存在的不和谐之处。“五个和谐”渗透和推进到社会结构层面,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就产生了和谐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从“五个统筹”中抽象出人际关系,强调阶层之间的和谐。
和谐发展观把侧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统筹上,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经济多样化,各种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断发展,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越来越清晰;(2)社会阶层多样化,除了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20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3)思想意识多样化,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迁面前,如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微观求“和”,宏观求“谐”,和、谐皆本
社会是宏观的,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会”与“社”等微观组织组成的,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宏观与微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就微观来说,一个家族、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局部乃至一个地方,要致力于求和,把矛盾解决在辖区之内,把活力奉献给社会;就宏观来说,要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中。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是为了便于我们找到构建和谐社会方位。自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以来,关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都有了框架,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框架有些抽象,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上还不够具体,似乎人人有责,但又很难去负责。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宏、微模糊。基于此,笔者提出微观求“和”、宏观求“谐”这一观点。就微观而言,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和一个群众,要致力于求和,求团结,把本单位的工作做好。这是非常现实和可能的。因为一个局部,情况比较清楚,矛盾比较单纯,资源配置比较灵活,积极因素容易调动,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有“不和”的因素就把工作做到哪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方位。而宏观社会,涵盖面广、跨度大,要素多而复杂,需要整合的东西多,局部、部分、系统、整体之间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要素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这些远距离的要素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处理不好会产生阶层对立、党群对立。这些矛盾要靠方针政策去调整,要靠法律制度去调整。协同起来费时耗资,社会成本较大,简单地用上述求“和”的方法很难奏效。因此,对于构建宏观和谐,关键是求“谐”,先求满意,再求最优,和谐皆本。
3.“和谐度”是和谐发展观的内核
和谐就是适度,和谐发展就是科学用度,关注和谐度。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哲学上讲的“度”,也就是决定事物量、质变的界限,而在和谐发展观中,我们要引入三个“度”的概念,还有科学用度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某种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叫作势能。它告诉我们物质的势是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能量大小与位置有关,故又称为位能。它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处于相对静止的势,蕴藏着能量,处于动态的势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起破坏作用,也可以为领导者作用。在领导活动中,势往往表现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领导者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常叫作形势、态势、趋势和大势等。势从静到动,从小到大,有着蓄势、造势和审时度势等过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事物的结构和要素的调整和形成蓄势待发的条件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一种度,过度就会势不可挡或势不两立,不足就会导致势不可及或势均力敌。
从控制论的意义上讲,动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事物就会向相其对立面转化。关于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研究,就被称为控制论。领导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符合控制系统的四个特征。一是领导活动有一个预定的和谐状态;二是领导活动过程中有经常性的变化,在内部必须进行调整,是动态系统;三是从领导活动的外部环境到内部运行有一种信息转移;四是领导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制。这些特征保证了领导使用信息和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可能。在这里,度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信息和制度的数量界限,信息或制度不对称,会导致失序,像2003年的SARS事件,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公众恐慌;二是自由度,即控制的结果或秩序的范围,允许事物在一定限度内偏离标准。所以,在这里,用度旨在控制领导秩序。
从对策论的意义上讲,“度”就是一种策略选择与投机,含有“多角度”的意思。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局势的理论。人们在决定实际问题时,必须分析局势。往往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策略可供选择。因此,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在某个局势中,某个个体的行动可能只对其自身有利,也有可能对其他个体有利,从而对另一些个体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利害有时会相同的,而且总是有相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盟的情况。结盟中将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局势,这个局势叫平衡局势。如果这个结构是最佳的,那么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行为后,得到新局势,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
二、和谐发展观的若干观点
1.和谐发展观是价值增值的发展观
在探讨和谐发展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利益均沾、各方满意,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和谐发展要么就是损害或侵占“和谐圈”外面的利益,要么在“和谐圈”内某一方或几方做出忍让,要么就是利益平均化,不存在共赢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首先,它把和谐发展看成一种“机械式”的边界固定运动,而没有把这种活动看作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推论出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些方面的和谐肯定会引起另外方面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利益增值的,通过多方的努力,各自增加都能收益,减少损害。和谐发展的边界是开放的,而“机械式”多边关系则是封闭的,这种关系不可能如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而是在不增值的前提下分割既有利益,当然不能实现和谐与统筹兼顾了。
其次,这种观点只看到事物中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成分,没有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统一性。这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要互相攻其短,取其利;否定矛盾双方相互克己短,取其长,并在一定条件下有共存共荣的趋势和可能。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和谐发展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矛盾各方既有对立的因素,也有一致的因素,在统一体中完全存在着兼顾发展的契机。
2.和谐发展观的定位
在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方面、每一个分子、每一要素都存在着一个摆正位置即“定位”问题。或定位于极端,以独占全部的“好处”;或定位于和谐发展,以分享合理的“好处”。由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占“好处”必然会抹煞利益的共享性,而招致多方的对抗,所以,极端取向的单边发展往往会导致矛盾各方群起而攻之,这种定位往往以失败告终,继而会出现“协同”或“分享”的局面。可见,走极端的事物是短命的,和谐发展的事物才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大量的事物都应该定位于“和谐发展”。
在这里,可以把和谐发展观理解为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和谐发展价值观告诉我们,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我们必须对上述定位的和谐发展观做点说明:
其一,这个和谐发展观不是着眼于双方或某几方面,而是着眼于总体的。如果仅仅为了追求“你好我也好”,有可能会损害“总体”。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总体”。又比如,制假和售假一旦结盟,就会损害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秩序,也就是损害“总体”。
其二,和谐发展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知道,事物的统一性是矛盾统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依据统一性的条件来把握和谐发展。当矛盾诸方处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因为诸方在争取自身利益时,会同时去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当矛盾诸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时,竞争将日益剧烈,和谐发展就会变成独赢或多损,这时就不存在和谐发展的机会了。
3.和谐发展观的三个观点
总体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里需要指出,总体观点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的,局部或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观点则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观点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部分”的作用,失去和谐发展的基础。
动态观点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和谐发展问题的多边矛盾性,再加上背景的模糊性,就孕育了问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和谐发展问题都是包含着各种矛盾关系的综合统一体,它总是处在对立统一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因诸事物的“势”的均衡而相对稳定,一旦其中的“对立”有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势”而统一起来。因此,和谐发展问题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它的“势”的变化,是形成随机性的依据;而外部背景力量的消长,又使和谐发展问题的走向身不由己。这两方面构成了和谐发展问题的区间变化和和谐发展点的移动:或在特定的条件下徘徊,或有所进化扩大,或有所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观点,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
权变观点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观点就是要根据这些特性来把握和谐发展。在这里,所谓非均匀性,是指和谐发展问题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效应,舍此便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单地用原则去套。所谓非对称性,是指参与和谐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等不对称关系中,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个问题演化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因素则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干扰中失去了自身运动的独立性,从而使和谐发展问题形成某种整体的效应。权变观点要求我们始终注意和谐发展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某种整体效应,从中把握住和谐发展存在的必然性。
三、和谐发展观与领导行为
1.和谐发展观与领导工作思路
和谐发展观认为,正确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思想。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建设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们要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和谐发展观点认为,可行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将陆续出台,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领导决策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好、现实好和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推进各项改革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部署,制定多种预案,确保改革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做到在社会稳定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和谐发展观认为,阻力最小的领导工作思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致力于营造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真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人际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求和谐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比较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而又和谐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绝不能把以人为本抽象的空洞的和遥不可及的口号,而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个原则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到我们执政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当中,体现到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并且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谐发展
(1)要考虑实际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实际,就是指人们头脑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包括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现存的生产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表现等等,都是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外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说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其地形、气候、土壤、资源、植被、水利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很大,尽管都在奔小康,但各个省各个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就是要努力认识和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其中特别要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国内外形势,要全面了解国情、省情、县情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尊重客观情况,就是要尊重它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及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如果对这些情况及其特点若明若暗,就不能在工作上实现正确的领导。正像毛泽东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要尊重群众的要求
关于客观实际,除了上述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际之外,群众的要求和觉悟的程度,尽管不具备实在性的特点,但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现象。毛泽东就曾经把“群众的要求”、“群众的觉悟”看作是领导者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他多次讲到,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对象,做宣传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就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否则,就叫做“无的放失”。当然,在我们谈到“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要求”等,也是实际存在时,应当注意分清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从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角度上来说的。“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客观性。因为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一经产生出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存在于领导者的头脑之外,它作为认识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第二,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讲,“群众的思想”、“群众的觉悟程度”之类都是精神的现象。它们根源于物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但对于领导决策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
3.和谐发展要把握好“度”
在和谐发展观中,“度”是指和谐对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底条件,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颇具“盈亏点”含义。
(1)和谐发展要注意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保持事物的稳定性,且与“质”相统一的一定量的界限。这是哲学意义上的“度”,是小度。而和谐发展观要着眼于“大度”,要对若干“小度”进行综合调度。换言之,要注意适度,不仅仅是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一般的度,而是要从一般的度中的相互作用中选取和把握最为适当的度。各种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它们的最佳适度点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最佳适度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适度点通过整合才构成一个矛盾群的度,和谐发展就是要依据这个度,找出有利于各方面的决策,然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毛泽东说得好,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少花钱多办事”。前一句是要我们在工作中量力而行,把握力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正确估计现有的人力、智力、物力和财力,有条件的事坚决干,而且要把它干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事坚决不干,以免给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后一句话,是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力而为,做到适度。我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既不要把余地留得太多,也不要过度。
(2)和谐发展要善于让度。
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做到齐头并进,这个时候要善于让度,进退有度,放弃一些,并在放弃中注意兼顾。我们总希望在领导工作中多做出政绩,尽早达到目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总是需要错位发展的,或者是穿插发展的。因此,在和谐发展中必须处理好先发展与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进”与“退”的关系。退不是不发展,退是后发展。和谐发展需要让度,已被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当初我们选择了“联产承包”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大的让度。正是由于这个让度,为以后的一系列改革创造了条件和积累了经验。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关于顾全两个大局的论述,充满了科学让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