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心得体会:让群众在我们心里扎根
- 学生时代
- 2009-11-12 21:22:3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是党的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本人认为,做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让群众在我们心里扎根,依靠群众,到群众中去才是根本。
牢记宗旨,心里装着群众。“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增加农牧民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长速度,又注重改善民生提高就业;既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注重发展工业经济,又注重发展适宜就业的第三产业;既注重发展旅游业,又注重保护环境,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放下架子,直接面对群众。放下架子并不意味着威信的丧失。干部越熟悉基层,体贴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尊重和信赖干部。放下架子,要从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开始。近年来,县委常委常年坚持信访接待日,每人一天,面对面和群众进行交流,来访群众都能直接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反映问题。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为民承诺应办的10件实事等事项,只要是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全部向群众公开,使各项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同时,通过开通“行风热线”、“县长信箱”等方式,让领导干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了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
以民为本,充分尊重群众。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质低、“老败兴”,不能与“我”为伍。这是极其有害的,实质上是“官本位”意识作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郑培民同志奉行“万事民为先”,优秀共产党员巨粉娥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他们遇事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了从心底对群众的尊重。这几年,新源敞开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的就是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我们让群众走进政府,变保安员为引导员,请上访群众坐下来喝茶看报,通过媒体公开接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判,力求从细微之处体现对群众人格、权利、地位的尊重,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迈开脚步,经常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整天置身于酒桌饭局,周旋于老板、“大款”之间,而要更多地深入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中间,满怀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迈开脚步,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下大力气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减少应酬接待,减少迎来送往,使领导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查研究。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有公道正派的作风,有广博的知识,增强亲和力,使群众愿意说实话、说心里话,这样才能缩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扑下身子,全心服务群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忧愁。“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领导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物力、政策,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细致,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办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当前,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 “住房难、 “致富难”等民生难题解决好,尤其要关注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众,切实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好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作者系中共新源县委副书记)
牢记宗旨,心里装着群众。“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增加农牧民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长速度,又注重改善民生提高就业;既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注重发展工业经济,又注重发展适宜就业的第三产业;既注重发展旅游业,又注重保护环境,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放下架子,直接面对群众。放下架子并不意味着威信的丧失。干部越熟悉基层,体贴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尊重和信赖干部。放下架子,要从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开始。近年来,县委常委常年坚持信访接待日,每人一天,面对面和群众进行交流,来访群众都能直接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反映问题。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为民承诺应办的10件实事等事项,只要是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全部向群众公开,使各项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同时,通过开通“行风热线”、“县长信箱”等方式,让领导干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了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
以民为本,充分尊重群众。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质低、“老败兴”,不能与“我”为伍。这是极其有害的,实质上是“官本位”意识作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郑培民同志奉行“万事民为先”,优秀共产党员巨粉娥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他们遇事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了从心底对群众的尊重。这几年,新源敞开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的就是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我们让群众走进政府,变保安员为引导员,请上访群众坐下来喝茶看报,通过媒体公开接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判,力求从细微之处体现对群众人格、权利、地位的尊重,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迈开脚步,经常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整天置身于酒桌饭局,周旋于老板、“大款”之间,而要更多地深入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中间,满怀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迈开脚步,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下大力气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减少应酬接待,减少迎来送往,使领导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查研究。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有公道正派的作风,有广博的知识,增强亲和力,使群众愿意说实话、说心里话,这样才能缩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扑下身子,全心服务群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忧愁。“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领导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物力、政策,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细致,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办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当前,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 “住房难、 “致富难”等民生难题解决好,尤其要关注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众,切实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好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作者系中共新源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