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地震灾区县长心得: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恢复重建

  四川省南江县是5.12地震全国重灾县,面临着自身财力有限、社会融资能力弱和没有对口援建省份支持等重建困难,要实现总理提出的“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加快、提前”和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化人民的重托为政府的责任、化人民的期盼为政府的目标、化人民的利益为政府的追求、化人民的支持为政府的动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

  优中选优,突出重点,科学重建

  恢复重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既是政府的责任,又是干部使命,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重灾县,南江要调整思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科学重建。

  审时度势,调整重建思路。当前,南江正面临着三大困难:一是重建资金缺口拉大。目前已经明确,国家为南江投入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仅30亿元左右,不到投资概算需求的三分之一,差口靠融资和借贷,压力大。二是重建项目进度缓慢。在已到位的325个子项目中,只有91%的项目完成批复立项,只有44%的项目开工建设,只有8%的项目竣工,项目实施进度差。三是存在问题亟待改进。干部极度兴奋向、盲目乐观现象仍然存在,领导不重视不主动、机制不健全不管用、任务不明确不落实、问责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等等。要迅速从极度兴奋向更加理性转变、从盲目乐观向猛然清醒转变,克服好大喜功的错误思想, 按科学、和谐、全观的原则,调整思路,科学重建。

  集中精力,突出民生重点。南江是国家贫困县,资金筹措十分困难,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体推进。一是坚持群众认可,突出民生重点。坚持城乡住房重建、公共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重大产业重建“四个优先”, 把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等作为重建的重中之重,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二是坚持抓大不放小,强化项目核心。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抓项目开工、进度、质量和责任的落实,把重建项目建成惠民工程,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三是坚持质量并重,加快重建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要素保障和物资供应,加强资金平衡,加快融资平台建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快项目实施。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程序、按规律办事,防止超标准、超实际重建,杜绝“豆腐渣工程”,让重建项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突破难点,城乡统筹推进。南江恢复重建,面临着重重困难,必须突破难点、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一是突破融资困难,注入发展动力。整合鼎丰国有资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资源,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融资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大信贷投入,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突破条块分割,统筹城乡发展。严格按照“1+8”恢复重建规划,在集中力量抓好教育、卫生、交通、住房等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抓好城镇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三是突破环境制约,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政府“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阳光下操作”, 组织专门力量协调解决好土地、能源、建材、环境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好上加好,提高效能,加快重建

  南江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是革命老区县、扶贫重点县、地震重灾县、扩权强县示点县、王瑛同志生前工作县,这些叠加的机遇如果不能加快重建,就注定成为历史的罪人。用五笔输入法输入“罪人”和“恩人”的字根是一样的,到底是成为南江历史的“恩人”还是“罪人”,恢复重建考验着我们的选择。

  减少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克服传统行政审批制度“程序多、周期长”的痼疾,创新机制体制,提高办事效率。一是规范办事流程。按照“程序不减、时间缩短、交叉进行、规范实施”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重建流程图”,规范办事程序和审批流程,明确审批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让审批过程更加简单明了、渠道更加通畅通达,少绕圈子、少走弯路,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推进。二是推行并联审批。实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对重建项目审批,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科室及人员,实行集中并联审批,对“形式要件”可以实行先上车后补票,先启动后规范;对在限定工作日内未完成审批的,实行“超时默许制”。三是深化服务流程。建立和完善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转机制,认真解决“资源分割、职能交叉、沟通不畅、协调困难”等制约因素,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主体”;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电子政务,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解决干部在执行上“顶”、在办事上“拖”、在执法上“滥”等低效率问题。

  挂图作战,缩短建设工期。实践证明,“挂图作战、工期倒推、任务倒逼”是增强责任、缩短工期、加快进度的有效方法。一是挂图明确任务。将重建任务分解到挂包县级领导、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法人,明确开、竣工时间,倒排工期并向社会公示,增加人员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承诺接受监督。通过电视台、新闻发布会等主流媒体,实行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法人向社会公开承诺开完工时间、建设质量及失职责任,增强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作战紧盯目标。采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等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绩效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增强领导力,强化执行力,提升工作效力,使启动、计划、实施、结束形成一个控制过程,推进目标实现。

  严格问责,加快重建进度。严格问责,是加快重建的有力举措。一是坚持问事必问人。弄清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做到心中有数;坚持问决策、问管理、问执行效果,推进工作落实。采取问细节、问过程、问结果、问群众的满意度等推进重建决策的落实。二是坚持问人必问责。坚持问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完成目标的行为举措、加快恢复重建的实干拼劲,始终盯住主管层、分管层和协管部门,问进度、问质量、问效果、问责任,问出干部压力、问出干部动力、问出重建进度。三是坚持问责问到底。创新重建工作考核办法和监督机制,突出岗位的主体职责,突出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把奖惩上升成制度,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

  严了再严,强化监管,和谐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一砖一瓦鉴民心。牢固树立“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好“少留遗憾,尽量不留大遗憾”的工作底线,把以人为本、科学重建这一主线贯穿重建始终,推进阳光重建、依法重建、和谐重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严明纪律,政令畅通不走样。重建政策学得不好、研究得不透,就会用得不对、贻误事业、影响发展;干部作风不好、纪律不严,就会导致工作不落实、引发矛盾、影响进度。一是严格政策执行。组织专门力量研究政策、对接政策、细化政策、培训政策、宣讲政策,让干群掌握重建政策;扩大政策公开,将重建规划、建设标准、政策界限等交给群众,吸引群众参与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二是严明工作纪律。按照“十个严禁”的要求,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既要杜绝态度生、冷、蛮、横的现象,又要克服态度好不办事、推诿扯皮等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三是严格督办落实。从县人大、县政协中抽调一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坚持原则的领导干部充实到重建督查队伍。按照目标任务,建立督查专账,实行周报、旬查、月通报制度,采取“一竿子插到底”、杀“回马枪”、“收拢五指”等办法,实施“过程督查”,变督查“单一招式”为“组合拳”,追踪问效促进落实。

  管严资金,提高效益不浪费。用好用活资金,是南江应对资金紧缺、加快恢复重建的有力举措。一是管好补助资金。对国家补助款物的接收、分配和使用,坚持集体会商制度,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二是管好项目资金。按照“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要求,从制度和机制上加强管理,坚决管好项目、管好资金、管好干部;坚持“遵循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适度覆盖”的原则,控制投资总量,采取维修加固、原地重建、购置闲置资产和捆绑项目等灵活方式,节约建设成本,尽量节省支出,提高投资效益。三是管好资金出口。实施开源节流,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切实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多种途径降低前期费用支出,降低建设成本;加大监督,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杜绝“权力标”、“关系标”,避免“陪标、卖标、围标”及“高资质中标、小企业施工”等不良现象,杜绝“豆腐渣”、“半拉子”工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项目上。

  管好干部,阳光操作不腐败。“项目上马、干部下马”,是常有的教训。管好干部,和谐重建是加快重建的基础。一是念好紧箍咒。严格执行重建纪律规定,实行重建承诺制、廉政评议制、责任追究制,推行“工前谈话、工中巡查、工后审计、关口警示”等制度,警钟长鸣。二是建好监督网。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资源,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有机结合,开辟网上监督渠道,发展“网上监察”,形成监督合力。三是过好评议关。以群众认可、群众满意为标准,组织与工程有切身利益关系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届人士,对工程进行视察、质询、测评、验收。凡代表意见大、测评分数低的干部,限期整改并实施问责,绝不让“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

  精益求精,提升品位,特色重建

  恢复重建的每一项工作都展示着党委、政府的形象,每一个政策都承载着受灾群众的期盼,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血,坚持思路要宽、节奏要快、工作要实,注重特色,精益求精,提升品位,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思路要宽,把严规划抓特色。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是一种创新与跨越,是“原地起立、发展起跳”的过程,不能穿“重建的新鞋”走“传统的老路”。一是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理念上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用非常之策、非常之力、非常之为,保持竞争心态和创业激情,敢谋前人未谋之事,敢走前人未走之路,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加快”和“提前”目标。二是超前谋划甘于垫背。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立足长远,超前谋划,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富百姓的事,追求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的政绩,为南江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三是遵循规划注重特色。规划的调整是多论证的结果,符合全县人民的意愿,是南江重建蓝本。坚持规划为先,注重重建特色,推进风格、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推进愿与事相一、人与事相宜、时与事相适。

  节奏要快,创新机制抓落实。“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实质就是加快建设节奏。一是反应灵敏,沉着应对。恢复重建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新情况、新问题时有发生。全县干部要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驶驭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反应灵敏,判断准确,指挥得当,每一步都能抓住关键,每一招都很有章法,每一刻也不贻误战机。二是行动迅速,高效推进。强化干部就是“执行官”理念,领导到位、指挥有力,组织有序、行动迅速,超前思维、统筹推进,上下同欲、合力攻坚,形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格局。三是机制有效,措施得力。把恢复重建当作课题来研究、项目来管理、工程来推进、台账来督查,使工作要求规范化、制度化,使工作责任具体化,做到思想联通、人员联动、行动联手,努力形成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局面。

  工作要实,注重细节抓品位。恢复重建,关键在干。一是把牢方向,定位准确。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民生优先、注重长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定目标,不夸夸其谈、好大喜功、追名逐利。坚决制止和纠正形象工程、表面工程,真正把恢复重建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二是注重细节,打造品质。树立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观念,依托南江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资源优势,突出重点、选优项目、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验收,确保步步精心、环环精细、项项精品,让重建成为南江发展起跳的过程。三是减少失误,少留遗憾。坚持“借专家的智力,应对决策难题;借市场的引力,应对投资难题;借爱民的动力,应对重建的难题”的原则,处理好重建速度的好与快、发展动力内与外、发展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重点建设与统筹城乡四种关系,不瞎折腾,科学决策、少走弯路,多出精品、少留遗憾,推进科学重建。(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