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之三
- 学生时代
- 2009-10-20 19:40:38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简洁定义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一观念不仅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教育发展同样也是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个教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要服务大众。所有的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智力超常、聪明伶俐,还是天生愚笨、顽劣难教,他们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教师,就要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
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看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厚此薄彼。在学校里,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在今天以考分为重的各种压力之下,教师也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成绩的好坏来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无形中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阴影,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作为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和条件都不尽相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班里避免用“学习差的同学”“学习好的同学”这样的字眼形容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该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平等地对待学生还要注意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一个班级中,最惹人注意的往往是那些最出色或最让你头疼的学生,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考试成绩平平,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同学是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的,因而教师要提醒自己给每一位同学以表现的机会,不能淡忘了这部分的同学,并且也要同等地关注他们的发展。
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以学生为中心,走向 “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一是学校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高价值目标,学校要关心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二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民主、法治、环保、国情等教育,使学生也深入领会、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掌握科学知识,如何为进一步深造和日后工作做准备的同时,渗透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有“人性”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法制安全教育、消防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不仅具备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还拥有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富有远见、敏锐的双眼,能对民族、对国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第三、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既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点滴,从如何花钱到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无巨细,都要经常提醒、指导,使他们学会生活,做到“深入、知情、关心、引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才能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决策。
对照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关系学生的生活,在当前,我认为自己还有几项工作要加强。一是家访,教师深入学生的家庭,才能真正得看到学生成长的环境。到每一位学生家里进行一次家访,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并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进学生的宿舍,学生离开了父母的关爱,更需要来自老师的关心。教师要经常到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呼声和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老师要经常走进他们的宿舍,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经常与学生谈话,老师要经常与学生谈话,在交谈中,作为老师能捕捉到一些信息,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为时代的要求,也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