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走出“十种误区”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营造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氛围。在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开诚布公、与人为善地发表意见,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公正地剖析主客观原因,应走出“十种误区”。

  其一:应走出“一团和气”的误区。“老好人”思想是影响班子凝聚力提高的“绊脚石”。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一团和气”的误区,消除“后顾之忧”,坚守“和为贵”的宗旨,牢固树立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高度出发,结合群众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摆上桌面”,把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透彻,在事关本单位发展的问题上找到“症结”,在推动业务工作有序开展上达成“共识”,杜绝出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老好人”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严肃性。

  其二:应走出“三缄其口”的误区。没有意见不等于没有分歧。每一名成员在领导班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一些问题捂着、掩着、藏着、捏着,卡在“嗓门”上不讲出来、不提出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实际上,能否提出“一针见血”的意见,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一把“标尺”。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应走出“三缄其口”的误区,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在“自批”与“互批”中踊跃发言,把该说的问题说清楚,把该讲的矛盾讲明白,在原则问题上做各抒己见的“明白人”,在敏感问题上不做“摇脑袋应付”的“哑巴”,杜绝出现“座无虚席”、“鸦雀无声”的“冷场面”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活跃性。

  其三:应走出“滥竽充数”的误区。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在于通过深挖思想根源,最终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要求。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滥竽充数”的误区,坚持原则,掌握好政策,以谦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查摆自身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主人翁”精神理直气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求自我批评有的放矢,互相批评有理有据,杜绝出现“制造杂音”、“装腔作势”的“乱弹琴”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原则性。

  其四:应走出“鹦鹉学舌”的误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诚意。批评是手段,团结是目的。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鹦鹉学舌”的误区,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能跟在别人身后打“马后炮”,更不能一味地发阳奉阴违的“擦边球”。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敲好“开场锣”,班子其他成员应消除“人云亦云”的思想意识,在突出问题上亮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针对不同的突出问题开展“量体裁衣”的“表白”,打好“圆场鼓”,不能在“老生常谈”、“司空见惯”的问题上“投其所好”,“随声附和”,杜绝出现“趋炎附势”、“一呼百应”的“随大溜”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民主性。

  其五:应走出“无限上纲”的误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方法。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无限上纲”的误区,紧扣会前组织确定的主题,本着对党的事业、对同志、对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心平气和、无私无畏地开展积极、健康的相互批评,坚定不移地纠正错的、调整偏的,力求讲党性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私情,讲问题不讲旧账,讲责任不讲恩怨,切实做到谈问题不揭短,谈危害不护短,不在细节末枝上“费口舌”,更不在历史旧账上“挖心思”,杜绝出现“无理取闹”、“武断专行”的“和稀泥”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团结性。

  其六:应走出“乱扣帽子”的误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乱扣帽子”的误区,本着“有则提出、无则提醒”的态度,在开展批评中相互提高,在说事论事中相互诫勉,“当面锣对面鼓”地把确实存在的问题讲清楚,把需要阐明的观点说明白,做到直言不讳、实事求是。对同志自身存在的问题,要以诚恳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既不随意夸大,也不恣意缩小,更不能乱扣“帽子”、胡抓“辫子”、瞎打“棍子”,杜绝出现“无中生有”、“乱咬一通”的“莫须有”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务实性。

  其七:应走出“明哲保身”的误区。“明哲保身”一词出于《诗?大雅?烝民》,原文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原意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在引申为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对党的事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明哲保身”的误区,在相互批评中坚持政治原则,在“揭短亮丑”中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因惧怕别人给自己“穿小鞋”而“缩手缩脚”、“畏首畏脑”、“欲言又止”,要敢于“谏言”,更要敢于“说理”,力求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杜绝出现“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两面派”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客观性。

  其八:应走出“栽刺挖坑”的误区。 专题民主生活会重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剖析根源,最终目的在于明确努力方向;开展批评,其出发点在于改进不足,而并非制造“人整人”的负面效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栽刺挖坑”的误区,虚心诚恳地听取同志间提出的不同意见,消除影响团结的隔阂,不能因个人恩怨借机“栽赃”,也不能因鸡毛蒜皮的“过劫”而蓄意“陷害”。要本着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的态度,客观真实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摆出实事依据,做到讲问题开诚布公,析因果坦诚相见,力争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斗争,在班子内部、成员之间营造严肃认真的自我剖析和相互批评的浓厚氛围,杜绝“蛋中挑刺”、“雾里看花”的“搅混水”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真实性。

  其九:应走出“拆台点火”的误区。互相补台,都在台上;互相拆台,都在台下。在一个班子当中,每一名成员因工作分工不同,肩负着不同的职责,相互之间能否默契配合,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关键。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拆台点火”的误区,本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提高、有利于改正的态度,做到开展批评相互补台而不相互拆台,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自我批评顾全大局而不“邀功请赏”,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杜绝出现“拆砖破瓦”、“火上浇油”的“对花枪”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鲜明性。

  其十:应走出“耿耿于怀”的误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存在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身存在缺点而不去主动改正。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走出“耿耿于怀”的误区,本着“言者无罪、闻着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同志间的批评,乐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因别人戳到了“痛处”而“心存芥蒂”,也不能因别人“直言不讳”而“牢骚满腹”。领导班子和成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养成自觉接受批评的良好习惯,摆正心态,放下包袱,把同志间的善意和诚心转化为修正错误的动力,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杜绝出现“忌病讳医”、“打击报复”的“泄私愤”倾向,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和谐性。(杨晓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