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地心得体会

根据组织部署,也是为了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做贡献”的总体要求。我仔细学习了一系列文件及相关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参与了前一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相关活动。现将个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而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实体,人文学院在厦门大学八十八年的办学史上只有十余年的时间,当时学校是为了发展人文学科、整合学科资源、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增强对外影响力与辐射力而成立的。既有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这一大背景,也有厦门大学将众多学科(六个一级学科)合并在一个学院的特殊性。既有学科齐全这一有利条件,也有平均分享学校资源偏少这一不利因素。面对学科多、事务杂、底子薄、人员众这一现实,如何发展人文学科?如何兴利除弊?如何化解资源紧缺这一突出矛盾,是摆在人文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一切为了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实现新发展,才能在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解决思想,知难而进,才能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从历史学专业而言,既要看到专门史是国家重点学科,又要看到距离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巨大差距;既要继续发扬光大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又要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认清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确定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奋斗目标。需要整合资源、突出特色、集团作战、早做准备,努力建设海洋史、环境史、闽商等学科,支持申报考古人类学国家教学实验中心,在开掘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成效,申报更多的国家重点学科,争取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本源,是出发点、落脚点,也就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中华文化中即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不是宣扬“民”、“君”之间的等级与统治关系,体现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而是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人文学院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师生员工为本,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妥善处理、积极解决各方面的突出问题,将学习研究与继承宣传以人为本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全面发展。

针对人文学院及历史系,要从以人为本出发,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如要相关教室安装投影仪,以方便教学与学术交流。对于院校赠送学术刊物需要统一集中管理,利于查找使用。由学院统一投入加强网站硬件建设,而由各系分头负责进行维护与更新内容。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室等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当今的学术研究与工作作风,可以发现不少的贪大求全、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既存在着资源相对紧缺、资金不足等现象,同时又存在着资源浪费、人浮于事。在学理上,要深入研究、彻底清除浮躁风气及其危害。在体制上,要为净化学术环境创造条件。在工作中,要切实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学术研究中,为后代留下学术精品而不是徒添垃圾。

针对缺乏学术大师,部分学科人才断层等问题,开办各学科学术带头人讲座,安排学术带头人介绍自己的治学经验,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帮助年轻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相互接触与合作,帮助年轻教师加入研究团队,解决教师单干分散问题。对在顶级刊物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给予适当奖励,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讨论实施本学科的衡量指标体系。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作为人文学院与个人而言,统筹兼顾就是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以下关系:学院与学校、学院与各系、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既要善于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又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进行重点突破,解决影响人文学院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对于历史学而言,面对生源较差、社会需求不大、就业严峻等情况,处理好学术研究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的关系,进行分类分别培养,适度控制规模,既要为国家培养拔尖人才、学术后备军,又要作为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新要求。让我们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理论联系实际,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