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地若干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发展观,是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观。在学习过程中,关键在于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努力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动目标

围绕更新发展理念,强化主流特色,建设一流大学实践载体,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了思考。

一、建设一流高校需要有一流的管理干部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推动科学与技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社会的光荣任务,而高校管理干部肩负着制定制度、分配资源、组织教学、协调各种关系重要使命,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流的高校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管理队伍,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高校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组织目标的重要力量,高校内部的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各要素都必须有机配合,协调运行,否则将是一盘散沙。换句话说,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也会出效益,管理的最高目标是使最低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说,管理人员的职能活动就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金和原材料以及最大的个人满意度来实现群体目标,或使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增强,管理工作中的知识含量大幅增加,这对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更高了。我校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及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更新发展理念,强化主流特色,建设一流大学”的实践载体,对管理干部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

在当前形势下,管理干部必须认清形势,自觉研究大学理念,切实把握好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成为研究型、学习型干部,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在高水平上实现现代高校的功能。与此同时,建设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也是当前高校保持稳定、保证高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特别是保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稳定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校管理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1、对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质是为使人们达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相比,高校管理工作更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在高校,教学、科研是重中之重。教学及科研人员是高校的主要群体,衡量一个高校的主要标准,是看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成果,所以高校必须搞好教学、科研工作,这也就使教学科研人员理所当然的成为高校的“重点”群体。而管理工作,是辅助性的工作,是不能直接看到效益的工作,所以有时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有时甚至被教学人员轻视。以至于管理干部人心不稳,信心不足。

    2、埋头苦干多,研究规律少。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具体体现,是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适应这种形势,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政治上识大体、把方向;业务上懂管理、讲科学;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技能;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既要埋头于事物之中,又超脱于事物之外,认真研究规律,做研究型的管理干部。目前我校管理干部特别是科级干部基本上处于加班加点、埋头苦干状态,很少有研究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科级干部是干部中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个年轻的群体,科级干部目前的状态对于学校发展不利。

3、干部交流力度不够。

职能部门的管理与院系的管理是不同的,一些管理干部长期在机关,有很强的优越感,实际上并不了解院系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工作上难于相互理解;一些干部长期在院系,有地方难回中央的感觉,再加上工作艰苦、晋升无望,遂产生心理不平衡。干部交流对于信息沟通、管理经验的交流、管理政策的正确制定非常重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机制非常重要。

综合以上,提出几个建议,希望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1、进一步重视管理工作,进一步重视管理干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管理干部既努力工作又认真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从经验型转变成经验学习、研究型。要像培养学科带头人那样培养处级干部,要像培养学术骨干那样培养科级干部。比如选派干部到教育部挂职锻炼,既能锻炼干部,又能了解相关信息,争取更多资源;到清华、北大、浙大挂职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到国有大企业挂职,学习他们视时间如生命,高度重视效率的精神和具体措施;到外资企业学习,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2、加强机关与院系之间干部的交流,比如要求机关干部要有在学院工作的经历。在制定政策、干部选拔的时候,不要忽视长期在院系一线工作的管理干部。胡锦涛同志曾说过,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院系管理干部的培养。

二、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医学院

在谢作栩教授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在一流大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有没有医学院是一个单独的评价指标;在国际知名的大学中,70-100%都建有医学院。可以认为,有生物医学学科的大学更具有竞争优势,生物医学是未来科研产业的关键领域,更容易吸引人才、经费和发表论文。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都有医学院。就我校而言,医学学科具有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建设一流的医学院不仅会增加我校新的学科增长点,填补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空白,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促进海西经济建设,改善厦门经济特区投资环境具有特殊意义。

可喜的是,我校领导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以市校共建的方式建设了医学院。

在校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密切关注下,医学院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我校眼科研究所国内知名,院长刘祖国教授被卫生部聘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以刘祖国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北京大学联合申报的 “板层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 课题获863计划重大项目资助;我校附属东南医院拥有全军骨科中心,是全军四所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医院之一;附属眼科中心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眼科中心之一;消化学科、移植学科、心血管学科、肿瘤学科等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医学科海外教育在东南亚享有盛誉;学院与瑞典隆德大学、英国郝特福德大学、挪威Vestfold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印尼哈桑努丁大学等十余所国外大学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在人才引进方面,医学院有双聘院士4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0余人,目前有2名人选拟申报教育部千人计划,有意向来医学院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更是络绎不绝。

在学位点建设方面,短短十三年的医学院已经有了共享博士点和多个硕士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争取硕士点开花。附属医院拥有博士后工作站。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有研究生、本科生;有国内生、台湾生、海外省、留学生,在校生总数近1600名。还有不少海外求学者和中介机构在联系希望到医学院求学。

回顾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校友和海内外朋友热心帮助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一些不利于医学学科发展的因素存在,主要表现在:

1、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市校共建的模式既是优势也存在体制上、机制上的某些障碍;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既有优势,又有不同于单纯医科大学的特点。如何争取厦门市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何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如何使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大学内得到普遍认可,如何借助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快发展,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大胆探索、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达成共识。

2、办学空间资源严重短缺。医学院目前处于两岸三地八处办学的境地,零散不易管理,而且总体规模偏小,无法满足需求。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中备受制约。曾有不少高层次人才来洽谈过,因为没有足够面积的实验室,只能看着他们走掉。从集美校区盼到翔安校区,医学院的师生望眼欲穿。

3、缺乏有医学背景的管理干部。医学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有着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医学生两年基础、一年专业科、两年临床见习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也与众不同。而目前我校管理层从领导到职员没有一个医学背景出身,对于医学学科的规律不了解,对于医学院的管理处于一种无经验、与其他学科无差别的管理模式,这对于医学院的发展非常不利。

4、没有直属附属医院。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非直属附属医院是指经行政部门批准、可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医院。附属医院直属于高等医学院校领导与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卫生方面的业务指导。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师按“外聘教师”计算,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数量按具有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总数的15%计入学校教师数内。

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为双方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家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加盟国初步构建了我校医学教育完整体系,也使我院临床教学及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对于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对于加快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培养,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一直是个缺憾,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绝无仅有。由于隶属关系不同,非直属附属医院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编制不属于大学,难于建立有效的管理制约机制;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许多工作难于同步开展;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临床医师又是临床课程教师,既有繁重的医疗任务,又须承担教学任务,常存在“重医疗轻教学”思想;非直属附属医院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以医疗任务为主,追求经济效益为重,不以教学质量为评价依据,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学任务常受医疗的冲击。

5、缺乏足够的行政编制。医学院目前教工170人,学生近1600人,附属医院职工2000人左右,这样的规模,而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只有5个。因为附属医院教师教学、科研、人事聘任等工作量巨大,所以目前在岗的行政人员有15个,其中2/3是院聘职工。因为待遇不同,非正式编制,院聘人员队伍不稳定。以科研秘书为例,四年时间就换了四个,对工作影响非常大;以人事为例,今年职称评审工作涉及到的临床教师估计1000余人,而我院只有一个人事秘书,无论如何难于承担。在国内其它高校,同等规模的医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大约有40人左右,而我院人员少、待遇差、任务重、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目前,医学院党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正在围绕:1、综合性大学框架下如何办医学院;2、目前在无直属附属医院的条件下怎样办好医学院;如何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建设附属医院;3、市校共建医学院,如何创新体制机制;4、在5个一级学科并存、空间资源相对匮乏的院情下,怎样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如何强化主流、突出特色,形成亮点,等四个主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以上问题只是一部分,详细内容将在调研报告中体现,希望制约医学院发展的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三、关于建设一流党支部的思考

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高校肩负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基层党支部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条件、自身状况都有了较大改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对支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党建工作也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握时代特点,勇于创新,从而促进中心工作高校开展。

1、创新思维,充分理解党员个人价值观。追求个人价值是正当的积极的要求,我校党员队伍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服从,也要重视党员个人价值的实现。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全国组工会议上曾说:要更好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党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仅是党员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是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知识、能力应用于工作,为学校做贡献的过程。要重视党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凝聚人心,实现党组织的整体价值。

2、树立党建与业务互促互进的理念。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注意找准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建设的契合点,避免党组织工作与行政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系级单位为例,在人才引进工作中,行政侧重对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评价,支部侧重为人师表、思想品德的考察;科研工作中,行政负责组织实施,支部配合营造氛围、监督保证;在职工教育管理工作中,行政侧重管理,支部更注重教育;在对重大事件的处理中,支部则更具有政治优势。以党代政、党务冲击业务都是不可取的,对党务和业务关系的准确把握,会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

3、选好党支部工作带头人。

要把支部建设抓好,关键取决于怎样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书记必须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事事处处走在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树立起支部书记的良好形象,才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非常重要,关系到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人心所向。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选拔支部书记和合理构建支部是同等重要,如果没有合适人选,支部可以暂缓建立。

以上想法未必正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