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园林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与措施

园林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与措施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做好基层工作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城市园林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区城市园林建设,以适应形势,迎接挑战,实现新时期园林建设的新跨越,谈几点体会。一、树立科学发展的自然观,发挥城市特点和优势,实现园林建设的个性突破和良性发展
   科学发展自然观的实质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问题,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又不破坏自然,并使其能够持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所需。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自然观要求,按照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指出的那样,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按照这一原则,我区的园林建设应该体现以下特色:突出滨海旅游城市风格,为居民提供符合“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定位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种文化、体育、科技游园和休闲场所;充分利用城郊风景林地开辟城市森林公园,逐步构筑并形成市民与自然相互沟通的绿色空间和城乡结合地域休闲带;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旧城改造,高档次强化主次干道两侧的绿化美化和广场绿地建设,选用适合我区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以植物造景为主,恰当设置具有我区标志性特征的城市小品;依托自然环境,建设沿海、沿河等带状绿地和新的人文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中心区,园林建设要立足于改善了我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我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呼应,奠定起我区城市总体风貌的基础。新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自然观的基本要求,我区的园林建设在承袭原有园林建设模式和基础的同时,必须植入科学发展的最新理念,在谋求科学发展上有所作为。
我市是缺水城市,尽管通过引青济秦等大型调水工程大大缓解了城市用水矛盾,但从长远看,缺水的问题依然不可小视。园林绿化是用水大户,因此,必须解决好园林绿化和生产生活争水的矛盾。要从节水性花木的选择到节水型灌溉技术的采用等多种渠道入手,力求以最小的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需要。截至2003年底,我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9.3,绿地率为33.3,人均公共绿地为8.1平方米。按照园林化城市的发展要求,今后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