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的难点及其对策
- 学生时代
- 2009-04-26 20:45:54
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其一,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政府要从市场交易、乡村社会中收缩回来,加大对乡村的指导和宏观调控。实现村民对村上事务的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其二,要实现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政府应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进程,向老百姓公示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和结果。特别是乡级财政的使用情况,要做到每一笔款项都落到实处。通过利用乡镇财政为民办实事,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并且应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三定方案,精简机构,大大削减吃财政饭人数,着实减轻人民负担。再者政府还应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体恤民众疾苦,改善干群关系。这样,政府的作风转变了,政府的效率提高了,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农业税收都用到老百姓身上了,老百姓自然也就会拥护、配合政府的工作了。必竟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通情达理的,那么这也就给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二、创新和改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模式。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村民自治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村民自治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然而就目前村民自治的现实情况来看,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一方面党应该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⑩ 另一方面要改善党的政治、组织、思想领导。党应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向村民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家族宗法观念,介绍和推荐优秀的村民作为候选人。由此来加强对村委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在政治上,党的方针、政策、决议、计划不能以命令的方式直接交给村委执行,而应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通过广泛的讨论,得到代表和村民广泛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这样才能得以实施,而以党代政不利于村民自治。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创新、致富,并且帮助村民一起发展,以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再者,还必须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且加强人民群众、党员对支部的监督。例如近年出现的“两票制”就是村民自治的新探索。
三、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经济。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思想只有在由市场经济导致的各种密切的社会联系中,才能得以萌发,在一个贫穷、自给自足的封闭农村里空喊村民自治是徒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建,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代表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将再次给农村带来腾飞。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才能形成人的自主意识,才会使村民认识到民主权利的价值。并且在市场中形成的公平、公正的契约原则才会潜在地渗透到村民、村委会与基层政府中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给村民崭新的民主思想,将是村民自治有力的思想保障,它将给乡村带来真正的、稳定的民主。
村民自治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伟大起点,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11} 而且村民自治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统观全局,多管齐下,在我国农村早日实现村民自治,使我国农村奔向现代化。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
③同上,第4条。
④同上,第5条。
⑤同上,第10条。
⑥《南方周末》第13版,2000年9月21日。
⑦《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1页。
⑧《论语·泰伯》
⑨《道德经》
⑩同②。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