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高校介绍 >正文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
      学校建立50多年来,培养出各类人才90000余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1800余亩,分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7万余平方米。下设18个学院、1系2部;有学科门类10个,本科专业57个,硕士点41个,专业学位2个,博士点2个;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层次),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万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4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50余人。有43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6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 25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60余人。学校馆藏图书资料21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上亿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学用房、学生生活设施、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及仪器设备等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
      学校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26家研究机构,拥有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的藏学文献中心和国内最大规模的彝学文献中心。“十五”以来,完成科研项目86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3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次。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制、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向国内外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和内刊《彝学研究》、《藏学研究》等。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是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缩影。56个民族的师生员工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各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9月,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4年6月新校区建成,并获得建设部“200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成为国家民委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共建院校。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实践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二为”办学宗旨,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铸造品牌,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推动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到2010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