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
- 学生社区
- 2009-05-15 16:54:26
周伯华省长批示,已列入产业化项目。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1985年开始招收培养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现有外教21人,引进外教人数在湖南省高校排名第二。先后有9名外教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外籍专家“芙蓉奖”,2004年,俄罗斯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荣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学院连续3次荣获“湖南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省教育厅在我院召开全省教育外事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育人”,形成了和谐办学的良好局面。2006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以《贫寒学子在岳阳楼下的幸福生活》为题,在“视点”栏目整版专栏报道了学院爱心育人的感人事迹;2006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学院关爱贫困生的专题访谈节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2008年4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学院“爱心育人”办学特色。近3年,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4年先后5次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院2001级学生陈欣是中华骨髓库网上配型成功并自愿捐献干细胞第一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和“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5年,学院与台湾36所高校举行“两岸学子湖湘文化寻根之旅”活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学院先后16次、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荣获首届“中华扫盲奖”。2004年学院还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09%、95.18%、95.08%,在湖南省教育厅三年一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学院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优秀企业家。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几代办学者院人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与先进文化思想,践行“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坚持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1985年开始招收培养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现有外教21人,引进外教人数在湖南省高校排名第二。先后有9名外教荣获省政府颁发的外籍专家“芙蓉奖”,2004年,俄罗斯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荣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学院连续3次荣获“湖南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省教育厅在我院召开全省教育外事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育人”,形成了和谐办学的良好局面。2006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以《贫寒学子在岳阳楼下的幸福生活》为题,在“视点”栏目整版专栏报道了学院爱心育人的感人事迹;2006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学院关爱贫困生的专题访谈节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2008年4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学院“爱心育人”办学特色。近3年,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4年先后5次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院2001级学生陈欣是中华骨髓库网上配型成功并自愿捐献干细胞第一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和“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5年,学院与台湾36所高校举行“两岸学子湖湘文化寻根之旅”活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学院先后16次、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荣获首届“中华扫盲奖”。2004年学院还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09%、95.18%、95.08%,在湖南省教育厅三年一度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学院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优秀企业家。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几代办学者院人传承湖湘文化精髓与先进文化思想,践行“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坚持实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治校方略,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