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高校介绍 >正文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具有近50年建校历史的多科性大学。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学校成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
     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阳市市区,东临滔滔湘江,北眺巍巍衡山,校园环境幽美。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有工、医、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省级重点学科6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3类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
     学校核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核工业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深厚的核人才培养传统。现有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核化工与核燃料和核物理等5个核专业,直接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10余个,支撑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20余个,博士点2个,核科学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目前,学校形成了“核心突出、支撑有力、工文渗透、核医结合”的核学科体系,是我国核本科专业最齐全、本科生规模最大、层次较高、特色鲜明的高校。
     学校医学优势突出。办学近50年来,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湖南省培养了2万余名高级专门医疗卫生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经验。目前,学校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学、药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齐头并进的完整的医学专业体系,在湖南省医学人才培养领域优势明显,具有重要地位。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0名,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6000余名。学校招收和选拔国防生的专业22个,共有在校学生400余名。
     学校有教职员工2537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234人,副教授6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者8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78名;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2人。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地方政府纵向科研项目50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平均每年被SCI、EI、ISTP三大文献检索200余篇。
     校本部占地面积1317亩,图书馆藏书188万册,电子图书78万册。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和7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共有病床7000余张。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110余个。
     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20个研究所,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为强化国防特色,学校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由教学机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组成。教学机构设有核反应堆工程系等19个系;科研机构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3个科研单位。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铀矿冶生物技术实验室、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溶浸采矿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氡实验室和动脉硬化性疾病实验室,所开展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编辑出版了《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杂志。学校是中国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际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积极进行与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目前,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进入实质性合作,互派留学生;与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开展了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长期的联系。
     建校49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4万余名“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应用型人才。他们绝大多数扎根奋斗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一线;大多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骨干,一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高层领导。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单位”、“十五”期间为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校训,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二是从一般学校向高水平大学的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先进、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