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学生时代 >正文

大学生就业怎样迈过专业、薪酬、意向三道坎

大学就业怎样迈过专业、薪酬、意向三道坎


第一道坎:专业不对口

第二道坎:薪酬不达预期

第三道坎:意向单位在外地


第一道坎:专业不对口

  最近,市教委有关人士针对就业问题,与大学生网上交流。不少学生表示苦恼:“许多同学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没关系,难道大学四年白学了?”

  有资料表明,在欧美,40%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是不对口的。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认为,专业不对口并不代表大学的知识“白学”了。比如,如今公务员考试热门,大学里开设过公务员专业吗?事实上并没有这个专业。你没有学过公务员专业,却希望争取到一个公务员岗位,难道那也是专业不对口、大学白学了吗?通常,一个人接受教育越多,他的职业“迁移性”就越强,能够通过有计划地更换工作,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提升素质。实践表明,许多毕业生在看似不直接对口的专业领域工作,能够喜欢这份工作,并且干得很出色。

  专家建议,毕业生未必人人都能到专业紧密对口的岗位就业,但择业方向最好与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相一致,这样才能避免日后盲目跳槽。现在,不少高校从大一起就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特长,将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得宽泛一点,设计多条途径,就业时可以适时调整。

  据记者了解,1992年全国高校有1000个本科专业,而如今已缩减到200多个。许多高校已经连续多年开展“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大面积开设选修课、辅修课、第二学士学位课等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和就业适应能力。

  第二道坎:薪酬不达预期

  市有关部门每年会发布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一些高校和机构也会公布对上届毕业生的薪酬情况调查,希望为应届生提供参照坐标。但是,不少大学生有了“参照”,却没了方向。“我是重点大学毕业,如果薪酬还没有指导价位高,也太没面子了吧!”

  高校就业指导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发布的指导价位,数据来源于上一年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对今年毕业生来说,只能参考,而不是“求职定律”。况且,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就业形势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差别,如果一味盯着指导价位,或盯着学兄学姐们的起薪值,不愿调整预期目标,就不容易形成合理的就业预期。

  收入并不是工作的全部意义。专业领域有多少发展空间,岗位上可以获得怎样的锻炼,自身还有多少潜力可挖,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份工作对于职场人的价值。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平均薪水总体在下降。有人将板子打在企业身上,认为企业是在利用阶段性供需不平衡而故意压价。高等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认为,这种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更要尊重市场规律。能力与薪资是对等的,企业是理性的经济组织,必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求职者,也不要凡事都持“起点”决定论,起薪低并不代表一直低薪。只要个人真的有能力,又何惧起薪的高与低呢?当然,用人单位也要有长远的揽才目光,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也应该将有才华和能力的大学生看成合作者,而不是随取随用的廉价劳动力。

  第三道坎:意向单位在外地

  留沪还是去外省市、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摆在不少毕业生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本市教育部门针对2007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14.3万名毕业生中,流向西部12省市就业的仅1549名。上海籍学生的“恋沪情结”更重,在上海高校就读的上海生源毕业后,99%都留在上海就业。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一份闯荡精神就多一份机会。上海交大校长张杰认为,大学生、特别是名校学生不能只看重留在上海做个白领,过安逸平稳的生活,而应该有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如果去西部重点单位工作,十年之后,成就感也许会更大。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助推上海高校毕业生流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多方合力。作为高校,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就业理念。光靠说教没有用,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组织毕业生到外省市那些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去看一看、听一听,或是组织校友中的成功人士来校宣讲,讲述自己在外省市就业的历程和成就,往往能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给予推动。国家和上海有关部门最近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明确:“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如何鼓励?如何代偿?相关的细则需要尽早出台。

  还有,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地区服务,当地也确实需要这些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感觉“使不上劲,被闲置”。教育专家认为,金融危机下,我国一些地区和行业需要危中寻“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提升工作岗位的含金量,给高素质人才施展身手的舞台。

最新文章